尿道结石和膀胱结石可通过尿常规、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扫描及膀胱镜检查确诊,具体方法需根据结石位置和患者情况选择。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泌尿系统结石的常用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结晶成分,可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血尿等结石相关表现。若尿液中检出大量草酸钙或尿酸结晶,可能提示结石形成风险。该方法无创且成本低,但无法直接显示结石位置和大小。
2、超声检查:
超声能清晰显示膀胱内结石及部分尿道结石,尤其适用于孕妇和儿童等需避免辐射的人群。检查时可发现膀胱内强回声团块伴声影,排尿后改变体位观察结石移动性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对于输尿管中段结石和小型尿道结石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3、X线检查:
腹部平片(KUB)能显示约90%的阳性结石,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类结石。通过不同体位摄片可初步判断结石在尿道或膀胱的位置。但尿酸结石等阴性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势。
4、CT扫描:
非增强CT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金标准,能检出所有类型的结石并精确定位,对0.5毫米以上的结石敏感度达95%以上。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显示结石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但检查费用较高且存在辐射暴露。
5、膀胱镜检查:
对于疑似尿道结石或膀胱内可疑病变,膀胱镜能直接观察结石形态、数量及黏膜损伤情况,同时可进行取石治疗。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局部或全身麻醉,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或感染等并发症,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发现泌尿系结石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可能促进小结石排出,但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肾绞痛。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合并尿路梗阻者需专科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可监测结石复发情况,代谢评估有助于预防结石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