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友最怕的并发症之一,但很多人直到脚部溃烂才发现问题。其实身体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只是被我们忽略了。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足早期征兆,早发现能避免80%的截肢风险!
一、脚部出现这4种变化要警惕
1、脚部皮肤异常干燥脱屑
血糖升高会导致汗腺功能异常,脚部皮肤会变得异常干燥,甚至出现鱼鳞状脱屑。这种干燥即使用润肤霜也难以缓解,与普通皮肤干燥完全不同。
2、脚趾颜色发生改变
仔细观察脚趾,如果发现颜色变暗、发紫或苍白,可能是血液循环出现问题的信号。特别是抬高脚时颜色变白,放低时又变紫红,更要引起重视。
3、脚部感觉变得迟钝
穿袜子时总觉得脚像隔着一层棉花,对冷热、疼痛的敏感度下降。这是典型的感觉神经病变表现,很容易导致外伤不自知。
4、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变慢
脚上出现小伤口,正常一周就能愈合,但如果超过两周还没好,甚至出现溃烂扩散,就要考虑糖尿病足的可能。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1、高血糖损伤神经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就像电线外皮破损会漏电一样,神经受损后传导功能就会出问题。
2、血管病变影响供血
糖尿病会加速血管硬化,脚部作为肢体末端,供血最易受影响。缺血的组织就像缺水的庄稼,会慢慢枯萎。
3、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高血糖环境是细菌的温床,加上血液循环差,白细胞难以到达感染部位,小伤口就可能发展成败血症。
三、日常防护的5个关键点
1、每天必做的足部检查
养成睡前检查双脚的习惯,重点观察脚底、趾缝等隐蔽部位。可以对着镜子检查,或者请家人帮忙。
2、选择适合的鞋袜
避免穿露趾鞋、人字拖,袜子要选无骨缝的棉质款。新鞋要循序渐进适应,第一天穿不超过2小时。
3、正确洗脚有讲究
水温控制在37℃以下,浸泡不超过10分钟。洗完后要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处。
4、科学修剪趾甲
要在光线充足时平剪,不要剪得太短。如果视力不好,最好请专业人士帮忙。
5、控制血糖是根本
按时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四、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
1、脚部出现不明原因肿胀。
2、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或降低。
3、脚趾变形或指甲异常增厚。
4、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足防大于治,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建议糖友们准备1个放大镜和手电筒,每周做一次详细检查。记住,脚上的小问题可能是麻烦的开始,及时干预才能守住健康防线。从今天开始,好好关爱你的双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