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腰间盘膨出是两种不同的椎间盘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纤维环的完整性及髓核移位程度。腰椎间盘突出指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外突出,可能压迫神经根;腰间盘膨出则是纤维环未完全破裂,仅出现均匀膨隆。两者在症状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原则上存在差异。
1、病理机制差异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基础是纤维环全层撕裂,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可直接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腰间盘膨出表现为纤维环整体均匀扩张,但结构仍保持连续,髓核未突破纤维环,仅造成椎间盘对称性向周围膨大。膨出多由椎间盘脱水退化引起,突出常与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相关。
2、症状表现差异
腰间盘膨出患者可能仅有腰部钝痛或无症状,神经压迫症状较轻。腰椎间盘突出典型表现为放射性下肢痛、麻木,咳嗽时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肌力下降或马尾综合征。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更高,且疼痛区域与受压神经根支配区一致。
3、影像学特征差异
CT或MRI显示膨出时椎间盘呈对称性超出椎体边缘,基底宽度大于突出部分。突出则表现为局限性后凸,基底宽度小于突出径,可见游离髓核碎片。脊髓造影中突出常显示造影剂充盈缺损,膨出多无此表现。
4、治疗原则差异
膨出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核心肌群锻炼。突出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轻度可采用硬膜外注射,重度需行椎间盘切除术或微创介入治疗。突出急性期需严格制动,膨出患者可较早开始康复训练。
5、预后转归差异
膨出患者经保守治疗多能缓解,复发概率较低。突出患者易反复发作,部分需多次干预,严重神经损伤可能遗留功能障碍。膨出进展为突出的概率较小,但长期退变可能加重膨出程度。
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以减轻脊柱负荷。急性期疼痛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慢性期建议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睡眠选择硬板床,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