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溶血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13 10:12

自身免疫性溶血可能由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反应、肿瘤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输血支持治疗、脾切除术、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轻度贫血,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若贫血加重,可考虑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

2、病毒感染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诱发暂时性自身抗体产生。患者常见发热、乏力症状,随着感染控制,溶血多能自行缓解。急性期可给予利妥昔单抗等药物辅助治疗。

3、药物反应

青霉素、奎尼丁等药物可能作为半抗原触发免疫反应。典型表现为用药后突发血红蛋白尿,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是关键。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4、肿瘤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常伴发本病。除原发病治疗外,需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肿瘤缓解后溶血症状多能改善。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约20%的狼疮患者会合并溶血性贫血,与抗红细胞抗体相关。需长期服用甲泼尼龙联合羟氯喹,重症患者需使用环孢素等二线药物控制病情。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溶血。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但需避免进食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等发物。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诱发溶血危象,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出现皮肤黏膜黄染、酱油色尿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