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得急性肾盂肾炎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6/13 13:47
发布于 2025/06/13 13:47
小儿急性肾盂肾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退热镇痛、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急性肾盂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膀胱输尿管反流、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是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治疗周期通常持续10-14天,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防止复发。用药期间需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
患儿发热及呕吐易导致脱水,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按每日生理需要量加丢失量计算,可选择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电解质溶液。补液过程中需观察尿量及皮肤弹性变化,避免输液过量。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进行退热处理。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禁止使用酒精擦浴。腹痛明显者可短期应用颠茄合剂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禁忌症。
急性期给予低盐、低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普食。推荐米汤、藕粉、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000-1500毫升,促进细菌及毒素排出。
治疗结束后1周需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确认感染是否清除。存在尿路畸形者需进一步行泌尿系超声或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反复发作患儿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监测肾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
患儿卧床休息期间家长需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限制高糖食物预防尿路感染复发。出现持续发热、少尿或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复诊。预防措施包括规律排尿、避免便秘、及时治疗尿路畸形等基础疾病。
上一篇 : 青少年手抖怎么回事 认清青少年手抖的五个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