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获得性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咳化痰、退热镇痛、氧疗支持、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社会获得性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医生会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病毒性肺炎无须使用抗生素,但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2、止咳化痰
剧烈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痰液黏稠者可配合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进行祛痰治疗。同时建议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必要时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帮助排痰。咳嗽症状持续加重需警惕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老年患者需注意补液防止脱水,持续高热不退可能提示病情进展。
4、氧疗支持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氧疗,轻症可采用鼻导管吸氧,重症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居家治疗期间可通过指脉氧监测仪观察血氧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5、营养支持
急性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流食,恢复期逐渐增加瘦肉、鸡蛋、新鲜蔬菜等营养摄入。可少量多餐避免加重心肺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免疫修复。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劳累。戒烟限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预防复发。如出现胸痛加重、咯血或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