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术后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调整饮食结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梗阻通常由术后粘连、肠道功能紊乱、吻合口水肿、肿瘤复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缓解肠梗阻的基础措施,通过插入胃管抽吸胃肠内容物减轻肠道压力。术后早期使用可预防腹胀加重,同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配合禁食可降低肠道负担,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抑制消化液分泌药如奥曲肽等改善肠道功能。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类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镇痛药物。药物选择需根据梗阻原因个体化调整。
3、营养支持
完全梗阻期需全肠外营养支持,随症状缓解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选择短肽型或氨基酸型配方营养剂,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输注。恢复经口进食后优先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摄入。
4、调整饮食结构
症状缓解后采用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及产气食物。烹调以蒸煮为主,肉类选择鱼肉等易消化蛋白。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餐后保持半卧位休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5、手术治疗
对于机械性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考虑粘连松解术或肠造口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肿瘤复发情况,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预防再次粘连发生。
胰腺癌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引流管通畅性,每日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更换敷料。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从床上翻身到床边坐起逐步过渡。饮食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的阶梯原则,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定期监测体温及血常规,早期发现感染征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通过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预防便秘。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