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类型和并发症判断,主要评估指标有胸腔积液量、病原体毒力、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胸膜炎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感染扩散风险、呼吸功能受限、心包受累可能、多脏器衰竭倾向四个方面。
1、感染扩散风险
细菌性胸膜炎未及时治疗时,病原体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播散,导致脓毒血症或远处器官脓肿。结核性胸膜炎存在肺内病灶活动风险,需规范抗结核治疗至少6个月。部分特殊病原体如放线菌可穿透胸膜形成胸壁瘘管。
2、呼吸功能受限
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时,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炎症反应导致胸膜增厚粘连可能遗留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双侧胸膜炎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需紧急胸腔穿刺引流。
3、心包受累可能
左侧胸膜炎可能合并反应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伴心包摩擦音。化脓性胸膜炎侵袭纵隔时可导致心包填塞,需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排查是否合并结核性心包炎。
4、多脏器衰竭倾向
重症感染性胸膜炎可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导致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等。恶性肿瘤相关胸膜炎常伴随恶病质状态,需营养支持联合胸腔局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胸膜炎往往需长期免疫调节治疗。
胸膜炎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液体潴留,疼痛明显时可尝试患侧卧位缓解。建议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防止胸膜粘连,监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恢复期逐步增加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所有胸膜炎患者均需定期复查胸片或胸部CT评估疗效,结核性胸膜炎用药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