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息肉是肠癌吗 乙状结肠息肉和肠癌区别须知
发布于 2025/06/15 17:19
发布于 2025/06/15 17:19
乙状结肠息肉不是肠癌,但部分息肉可能发展为肠癌。乙状结肠息肉与肠癌的区别主要有病理性质、生长方式、症状表现、检查手段、治疗原则。
乙状结肠息肉是肠黏膜的异常增生,多为良性病变,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肠癌是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息肉癌变概率与病理类型相关,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
息肉多呈球形或分叶状突出于肠腔表面,基底较窄形成蒂部。肠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形成溃疡型或菜花状肿块,基底宽且与肠壁分界不清。内镜下观察息肉表面光滑,癌变时可能出现糜烂或出血。
较小息肉通常无症状,较大息肉可能引起便血、黏液便或里急后重感。肠癌除上述症状外,多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消瘦等全身症状。息肉出血多为间断性,癌性出血常为持续性。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直观观察病变并进行活检。超声内镜能判断息肉浸润深度,CT用于评估肠癌分期。粪便隐血试验对息肉筛查敏感度较低,肠癌患者阳性率较高。
息肉首选内镜下切除,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术、黏膜切除术等。肠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根治、化疗或放疗。直径超过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切除,以降低癌变风险。
发现乙状结肠息肉应定期复查结肠镜,腺瘤性息肉患者每3年需复查。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出现持续便血、排便异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恶变可能。
上一篇 : 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什么征兆 早期股骨头坏死3个征兆分析
下一篇 : 吸脂减肥,让你做个瘦美人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