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在牙髓感染、深龋伤及牙髓、牙外伤暴露牙髓、牙根尖周炎或牙冠修复前需保护牙髓时需要做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组织、消毒根管并充填封闭,避免拔牙并保留患牙功能。
1.牙髓感染
细菌通过龋齿或裂纹侵入牙髓腔会导致化脓性炎症,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加剧。需开髓引流后彻底去除坏死牙髓,使用氢氧化钙等药物消毒根管。常见于未经治疗的深龋或牙隐裂患者,可能伴随牙龈肿痛。
2.深龋伤及牙髓
龋坏到达牙本质深层时,冷热刺激引发短暂锐痛提示牙髓可能受累。通过牙髓活力测试确认后,需去除腐质并评估是否保留部分健康牙髓。若牙髓不可逆损伤,需完整清除以避免继发根尖病变。
3.牙外伤暴露牙髓
牙齿折断或移位导致牙髓暴露超过24小时时,污染风险显著增加。年轻恒牙可尝试活髓切断术,成人牙齿通常需根管治疗。外伤后2周内实施可降低根管钙化概率,需配合牙周夹板固定。
4.牙根尖周炎
根尖区出现瘘管或X线显示根尖阴影时,提示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急性期需抗生素控制感染后行根管治疗,慢性病变可直接清理根管内毒素。严重骨质破坏者需配合根尖切除术。
5.牙冠修复前
严重缺损牙齿修复前,为预防未来牙髓坏死需预先根管治疗。尤其适用于牙体预备后剩余牙本质厚度不足、有夜间磨牙习惯或既往有牙髓症状者。全冠修复能防止治疗后的牙齿折裂。
根管治疗后应避免患牙咀嚼硬物2周,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邻牙问题,建议每年拍摄根尖片评估治疗效果。修复体边缘出现不适或牙龈肿胀需及时复查,必要时进行根管再治疗。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牙周组织修复,限制吸烟可降低治疗失败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