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脑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5个原因需要了解
发布于 2019/03/14 13:44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9/03/14 13:44 复禾健康
脑萎缩在老年人群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发病率高的症状,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治疗起来相对困难。近些年,不仅是老年人,儿童、年轻人脑萎缩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患者出现脑萎缩后,往往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随之而来的是语言障碍、行为怪异、精神混乱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那么,导致脑萎缩的原因有哪些呢?
综合来说,脑萎缩的病因大致有以下五种:
脑血管疾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导致脑萎缩的原因,脑血管疾病包括脑血栓、脑梗塞等,这些疾病引起血液变得粘稠、血液流速变慢,进而引起血栓的形成、血管变窄或堵塞,终导致这些血管附近的脑组织血供不足、缺氧、萎缩坏死。
中毒:吸烟与饮酒是诱发脑萎缩的一个方面,酗酒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者易患脑萎缩,另外,一氧化碳中毒也是一种引发脑萎缩的常见因素。
生理机能退化:脑萎缩多见于老年人,这是由于随着衰老,身体各器官的机能慢慢退化,代谢出现障碍,内分泌紊乱,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刺激了脑萎缩的发生。
脑外伤:脑积水、硬膜下血肿、脑部手术后遗症都会诱发脑萎缩,加快脑萎缩的进程。
家族遗传:大量调查显示,有脑萎缩家族病史的后代更容易出现脑萎缩,这说明遗传因素在脑萎缩的发病中有着部分作用。
为了预防脑萎缩的发生,应提醒家中老人戒烟戒酒,保持平和的心情,切勿经常发怒,家人也要多陪陪他们,维持和睦的家庭氛围;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熏制、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高蛋白类的食品,像鸡蛋、肉类、豆制品、海鲜等;还要让其进行适当的体力和脑力锻炼,避免长时间呆在寒冷的环境等。如果已经确诊了脑萎缩,不仅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防止病情加重。
上一篇 : 老年脑萎缩脑积水怎么办 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关键
下一篇 : 脑萎缩患者的饮食指南 专业饮食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