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脓肿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中药外敷、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乳汁淤积、乳头皲裂、免疫力低下、乳腺导管堵塞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使用,避免细菌耐药。治疗期间应暂停哺乳,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感染控制情况。
2、脓肿穿刺引流
乳腺脓肿形成后需及时引流脓液。对于较小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吸,局部注入抗生素冲洗。穿刺后加压包扎,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脓肿直径小于3厘米且位置较浅者。需注意穿刺后保持引流口清洁干燥。
3、手术切开引流
较大脓肿或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需手术切开排脓。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沿乳晕边缘作放射状切口,彻底清除脓腔坏死组织,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配合静脉抗生素治疗。手术可有效解除脓肿压迫,但可能影响哺乳功能,需根据病情权衡选择。
4、中药外敷
早期未化脓阶段可使用金黄散、玉露散等中药外敷消肿止痛。化脓后可用九华膏、生肌玉红膏等促进脓液排出和创面愈合。中药外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敏反应。配合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如蒲地蓝消炎片可增强疗效。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选择。
5、物理治疗
炎症初期可采用超短波、微波等物理疗法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时避开乳头区域,每日1次,5-7天一疗程。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肿胀,但已形成脓肿者禁用。可配合手法排乳疏通乳腺导管,操作需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应保持乳房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暂停患侧哺乳,定时排空乳汁避免淤积。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挤压碰撞乳房,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出现发热、乳房红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治愈后需逐步恢复哺乳,注意哺乳姿势正确,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