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罗阿丝虫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6/17 09:28
发布于 2025/06/17 09:28
感染罗阿丝虫后可能出现皮肤游走性肿块、眼部症状、关节疼痛、瘙痒及过敏反应。罗阿丝虫病是由罗阿丝虫寄生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斑虻叮咬传播,常见于非洲热带雨林地区。
成虫在皮下组织移行时可形成直径数厘米的红色隆起肿块,局部伴有灼热感,肿块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日自行消退。虫体移动速度约为每分钟1厘米,患者可观察到皮肤表面蜿蜒爬行的痕迹。
当虫体穿过结膜或眼睑时会引起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异物感,严重者可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约半数患者报告虫体在眼球表面移动的可见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反复发作。
虫体代谢产物可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的对称性肿痛。症状通常呈间歇性发作,活动后加重,可能被误诊为风湿性疾病。
幼虫在真皮层移行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全身性瘙痒或局部荨麻疹样皮疹。夜间瘙痒可能加剧,抓挠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或溃疡。
重度感染者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全身过敏反应,与大量微丝蚴死亡释放抗原有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通常显著升高,可达白细胞总数的20%以上。
预防罗阿丝虫病需避免被斑虻叮咬,在流行区活动时应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虫剂。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乙胺嗪或伊维菌素等抗寄生虫药物,不可自行用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药物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损部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增强免疫力。出现眼部症状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忌用手揉眼。
上一篇 : 喝酒后两条腿为什么会酸酸的
下一篇 : 肝的排毒时间是在几点到几点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