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大拇指下面的肉疼可能与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外伤、过度使用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受限或肿胀,可通过休息、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腱鞘炎
腱鞘炎是导致该部位疼痛的常见原因,多因反复摩擦或劳损引发。患者可能出现拇指活动时弹响、局部发热等症状。急性期可通过制动减少刺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需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2、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因正中神经受压导致疼痛放射至大鱼际区域。常伴夜间麻木感,女性及长期用手人群易发。建议调整手腕姿势,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必要时需手术松解腕横韧带。
3、外伤
撞击或扭伤可能造成软组织挫伤或微小骨折。伤后24小时内应冰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持续疼痛需排除骨折,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配合跌打丸等中成药活血化瘀。
4、过度使用
长时间玩手机、握笔等重复动作会导致肌肉疲劳性疼痛。建议每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做抓握毛巾等抗阻训练增强肌力。热敷配合按摩可缓解症状,无须特殊用药,但需改变不良用手习惯。
5、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可能累及第一腕掌关节。痛风急性发作时需限制嘌呤摄入,服用秋水仙碱片控制炎症;骨关节炎患者可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疼痛剧烈时短期使用依托考昔片。
日常应避免拇指长时间负重活动,使用ergonomic工具减少关节压力。疼痛期间可佩戴拇指支具限制活动,每日用40℃温水浸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明显肿胀变形,需及时就诊排除韧带损伤、感染等严重情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及钙质,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抗炎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