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通常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医疗干预。流感病毒感染的自愈概率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多数健康成年人的流感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约7至10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痛和呼吸道症状,通常在3至5天内逐渐缓解。此期间建议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配合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居家隔离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症状消失后仍需观察48小时再恢复正常活动。
老年人群、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婴幼儿等高风险人群可能出现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提示病情恶化,须立即就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诱发急性加重,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这些情况都需要专业医疗支持。部分流感病毒株具有较强致病性,如甲型H1N1流感可能导致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方式是每年接种疫苗,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症状严重程度。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规范佩戴口罩可减少传播风险。接触患者后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预防发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恢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