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病毒性肝炎的表现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病毒性肝炎可能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通过肝功能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测等方式确诊。
1.乏力
孕妇感染肝炎病毒后,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能量供应不足,常出现持续性的全身乏力。这种乏力感与普通孕期疲劳不同,往往伴随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建议孕妇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时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2.食欲减退
肝炎会导致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孕妇可能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甚至厌食。部分患者会伴有闻到油腻食物气味即感恶心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体重下降。这种情况需要与早孕反应相鉴别,若孕中期后仍持续存在需警惕肝炎可能。
3.恶心呕吐
肝炎引起的消化道症状通常比早孕反应更严重,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且持续时间较长。当孕妇出现频繁呕吐、无法正常进食时,应考虑肝功能异常的可能,避免发展为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4.黄疸
皮肤和巩膜黄染是肝炎的典型表现,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孕妇出现黄疸时往往提示肝损伤已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伴随尿色加深、陶土样大便。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5.肝区疼痛
肝脏炎症会导致肝包膜牵张,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按压时可能加重。部分孕妇可能误以为是子宫增大引起的牵拉痛,但肝炎相关疼痛通常与体位变化无关,且可能伴有肝脏肿大。
孕妇确诊病毒性肝炎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鱼肉、豆腐、蛋清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每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但出现腹水时需要限制钠盐。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庭成员建议接种肝炎疫苗。出现症状加重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