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感染儿童会传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副流感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传染性较强,尤其在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副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儿童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表面传播,如玩具、门把手等,儿童接触后未洗手就触摸口鼻可能造成感染。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场所是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密闭空间内病毒更容易扩散。
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症状。这些患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病毒可能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下呼吸道感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通常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可自行恢复。
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应定期消毒。患儿在发热期间应居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洗手,照顾者佩戴口罩可降低感染风险。患儿症状完全消失前应避免前往幼儿园或学校,防止病毒传播。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