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黄斑变性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9 11:19

湿性黄斑变性需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等项目确诊。湿性黄斑变性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进展型,特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可能导致中心视力急剧下降。

1、眼底检查

通过直接检眼镜或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黄斑区,可发现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液、色素上皮脱离等典型表现。此项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能初步判断黄斑区是否存在异常结构改变,但对微小病灶的分辨率有限。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采用近红外光对视网膜进行横断面成像,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位置与形态。该检查可量化测量视网膜厚度,精确评估黄斑水肿程度,是监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

3、荧光素血管造影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连续拍摄眼底血管影像,可动态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渗漏情况。检查能明确病灶范围与活动性,但可能出现皮肤黄染、恶心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4、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利用吲哚菁绿染料显影脉络膜血管系统,对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检出率优于荧光素造影。该检查尤其适用于伴有大量出血或色素上皮脱离的病例,但需注意过敏反应风险。

5、视力检查

采用标准视力表评估中心视功能,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测试。结合阿姆斯勒方格表可检测视物变形程度,定期复查能客观记录视力变化轨迹,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确诊湿性黄斑变性后,患者应避免吸烟并控制血压血脂,适当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日常使用遮光眼镜减少蓝光损伤,定期复查监测病灶活动性。阅读时保证充足光照,利用放大辅助设备改善生活质量。出现视物变形或中心暗影加重时需立即复诊,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视力丧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