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退烧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静脉补液治疗、中药退热四种。发热多由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退热方式。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冰袋冷敷额头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局部冻伤。保持室温适宜,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有助于散热。该方法适用于低热且无寒战的患者,操作时注意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刺激。
2、口服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胃肠道刺激较小。布洛芬胶囊具有抗炎镇痛功效,退热效果可持续较长时间。阿司匹林肠溶片需避免用于病毒感染患儿。用药前需确认无相关药物过敏史,服药期间多饮水促进代谢。
3、静脉补液治疗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患者需联用抗生素控制原发病。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需严格控制,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该方法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
4、中药退热
柴胡注射液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伴胸胁胀满。清开灵颗粒能清热解毒,对风热感冒所致发热效果较好。使用中药制剂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退热剂盲目联用。特殊体质人群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
退烧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选择粥类、果蔬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三天未退或出现意识改变、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退热后仍须观察是否有原发病加重迹象,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康复。居家可定期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规律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