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19/03/26 15:51 复禾健康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一般为三低一高(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低;淋巴细胞高)。再障又分急性再障(AAA)和慢性再障(CAA)。

急性再障的标准是发病急、贫血、严重感染和内脏出血。血常规化验为血色素(HB)下降快,网织细胞<1%,血小板(PLT)<2万。骨髓象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系统高。非造血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肥大细胞)。

慢性再障标准是: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形成三低一高。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骨髓象是三系或二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生不良,非造血细胞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晚幼红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诊断需要进行多种类别的检查项目,具体包括如下:

1.外周血液检查:全血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涂片检查;儿童查胎儿血红蛋白百分比;若小于50岁行外周血染色体断烈点分析以排除范可尼贫血;Ham实验;

2.骨髓检查:骨穿和骨髓活检,包括细胞遗传学;

3.尿液检查:若Ham实验阳性或GPI锚链蛋白缺乏查尿含铁血黄素;

4.维生素测定: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

5.生化检查:肝功测定;

6.病毒检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

7.免疫学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8.遗传检查:若有临床表现或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则行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外周血基因突变分析DKC1、TERC、TERT;

9.辅助仪器检查:胸部X线;腹部超声和心电图。

温馨提示:不同医院可能因为水平和设备的问题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差别,但是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都需要检查的项目也有直接的影响。无论如何,科学准确的诊断都是确定疾病的不可逾越的通道,也是针对性治疗疾病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