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0 07:29
发布于 2025/06/20 07:29
孕妇缺铁性贫血可能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需求增加、铁丢失过多、妊娠期血液稀释等原因引起。
孕期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若日常饮食中富含铁的食物摄入不足,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红肉、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菠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低。部分孕妇因妊娠反应导致食欲下降,进一步减少铁摄入。
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减少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疾病会导致铁吸收障碍。同时,茶叶、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以及钙剂、抗酸药物等也会抑制铁的吸收。维生素C缺乏也会降低非血红素铁的转化效率。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约50%,红细胞生成需要大量铁元素。胎儿生长发育、胎盘形成等都需要从母体获取铁。孕中晚期铁需求量可达孕前的4倍以上,若未及时补充,容易造成铁储备耗竭。
孕前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消化道溃疡等慢性失血性疾病会导致铁丢失。部分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等情况,也可能造成铁流失。多次妊娠、两次妊娠间隔时间短会消耗体内铁储备。
妊娠期血浆容量增加幅度超过红细胞增加幅度,导致血液相对稀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这种生理性贫血通常在孕中期开始明显,但若合并铁缺乏则会加重贫血程度。
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富含铁食物,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搭配食用可提高铁吸收率。进餐时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以促进铁吸收。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倾向,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铁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补铁药物。
上一篇 : 狼疮性脂膜炎是红斑狼疮吗 狼疮性脂膜炎和红斑狼疮区别须知
下一篇 : 子宫肉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