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何为血小板减少?

发布于 2019/04/04 10:16 复禾健康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减少分为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和分布异常等情况。绝大多数血小板减少与营养无关,因此,饮食方面并不需要特殊注意。只有少数营养性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例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这些情况也需要确诊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一开始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患上这个疾病,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个感到非常的沮丧。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引起此病的原因有很多,也就是说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元凶不只一个,但是只要进行积极治疗,是一定可以恢复健康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