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严重时可能导致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多系统连锁反应。
1、鼻窦炎
鼻腔黏膜持续肿胀可阻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通气引流障碍,继发细菌感染后形成鼻窦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面部胀痛、脓性鼻涕等症状。临床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严重时需行鼻内镜手术开放窦口。
2、支气管哮喘
约40%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合并哮喘,因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具有一致性。过敏原刺激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反复喘息、胸闷。治疗需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气道炎症,以及孟鲁司特钠片调节白三烯通路。
3、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负压,浆液性渗出积聚形成中耳积液。患者主诉耳闷、听力下降,儿童多见。除鼻用激素外,可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顽固病例需鼓膜穿刺抽液。
4、过敏性结膜炎
鼻眼反射机制使过敏原通过鼻泪管扩散至眼部,引发结膜充血、瘙痒。推荐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阻断组胺受体,联合人工泪液冲洗过敏原。避免揉眼加重症状。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长期鼻塞迫使张口呼吸,可能诱发上气道塌陷。多导睡眠监测可确诊,轻症通过鼻腔扩容手术改善通气,中重度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定期清洗鼻腔减少过敏原沉积,卧室使用防螨床品,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屑等致敏物质。合并哮喘需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应急。建议每半年复查肺功能及鼻窦CT,监测病情进展。出现嗅觉减退、持续头痛等预警症状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