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小区广场上晨练的大爷大妈们装备越来越专业了,有人戴着运动手环记录步数,有人跟着视频练八段锦,还有人组团跳起了"网红"广场舞。这届中老年人养生起来,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一、运动要像吃饭一样规律
1、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很关键。膝关节不好的可以选择游泳或骑自行车,血压偏高的适合快走或太极拳,体重超标的不妨试试水中健身操。记住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这个区间最安全。
2、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拆分成每天30分钟,上班路上提前两站下车步行,看电视时做做拉伸,遛狗时多绕小区走两圈。碎片化运动累积起来效果一样好。
3、运动前后别忘了热身和放松。简单的颈部环绕、弓步压腿就能避免拉伤,运动后做5分钟深呼吸配合四肢抖动,能缓解肌肉酸痛。
二、吃饭要讲究"彩虹原则"
1、每天吃够5种颜色食材。紫色茄子、绿色菠菜、红色番茄、黄色南瓜、白色豆腐搭配着吃,不同颜色的植物营养素能形成互补。记住"一口肉配三口菜"的比例最养生。
2、改变烹饪方式比节食更重要。把红烧改成清蒸,煎炸换成凉拌,用香菇、海带提鲜代替味精。年纪大了味觉退化,可以用葱姜蒜、柠檬汁这些天然调料来刺激味蕾。
3、注意三个关键时间点。早餐别超过9点,晚餐别晚于7点,两餐间隔4-6小时最合适。下午4点左右加餐一把坚果或酸奶,能避免晚餐暴饮暴食。
三、睡觉是天然的补药
1、建立睡前"断电仪式"。晚上9点后调暗灯光,远离手机,用40℃左右温水泡脚10分钟。床头可以放个橙子,清新的果香能帮助放松神经。
2、学会"分段式睡眠"。午睡别超过30分钟,晚上保证5-6小时深度睡眠。如果半夜醒来,别急着开灯看时间,试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
3、选对寝具很重要。枕头高度以拳头竖起来差不多,床垫选中等硬度的对脊椎更友好。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穿双薄袜子睡觉。
四、社交活动是精神维生素
1、每周至少参加两次集体活动。社区书法班、广场舞队、老年大学都是不错的选择。和人下棋聊天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
2、培养个能坚持的爱好。养花种草、写毛笔字、拍照发朋友圈都行,重点是要获得"心流体验"——那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流逝的愉悦感。
3、定期和年轻人交流。帮子女带娃,教孙子玩手机,和年轻人学用新APP。大脑经常接触新鲜事物,认知衰退的速度会明显减慢。
其实养生不需要花大钱买补品,把这几件事变成日常习惯,身体自然会给出正向反馈。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那些整天乐呵呵串门聊天的老人,往往比天天宅家研究养生秘籍的更健康。或许好心态才是最好的保健品,您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