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病变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5 09:25

老年人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病变是指窦房结、房室结等心脏电信号传导结构因退行性改变或疾病导致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这类病变可能引起心悸、晕厥、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功能减退导致的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退行性变。典型表现为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发作,可能伴随头晕、黑矇等症状。确诊需结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心宝丸、沙丁胺醇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2.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老年人多因心肌纤维化或冠心病导致。一度阻滞通常无症状,二度阻滞可能出现心搏脱落感,三度阻滞可引发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可见PR间期延长或QRS波群脱落,治疗包括阿托品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高度阻滞需起搏器植入。

3.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多与高血压、心肌缺血相关,右束支阻滞较常见。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非特异性胸闷,心电图显示QRS波群增宽。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合并严重心动过缓时需评估起搏器植入指征。

4.退行性钙化病变

心脏骨架钙化可累及传导系统,常见于二尖瓣环或主动脉瓣钙化延伸。这类病变进展缓慢但不可逆,可能加重原有传导障碍。超声心动图可显示钙化范围,治疗以控制基础疾病为主,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钙化进展。

5.继发性传导障碍

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可继发传导系统损伤。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易引起暂时性房室阻滞,前壁梗死可能导致永久性束支阻滞。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急性期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改善冠脉供血,慢性期配合参松养心胶囊调节心律。

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率血压,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晕厥。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元素。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或晕厥需及时就医,起搏器植入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并按期复查程控。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维持适度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