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韧带损伤通常表现为踝关节内侧疼痛、局部肿胀和活动受限。三角韧带损伤的三个表现主要有踝关节内侧压痛、足部内翻时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1、踝关节内侧压痛
踝关节内侧压痛是三角韧带损伤的典型表现,疼痛位置集中在内踝下方。患者在行走或按压内踝区域时会出现明显疼痛感,严重时可能伴随皮下淤血。这种压痛通常与韧带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有关,急性期可能听到韧带撕裂的弹响声。建议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并避免负重活动,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2、足部内翻时疼痛加重
足部做内翻动作时疼痛加剧是三角韧带损伤的特征性表现。由于三角韧带主要功能是限制足部过度外翻,当韧带受损后,做对抗其功能的内翻动作会牵拉损伤部位产生锐痛。患者常表现为不敢用患侧足部内侧着地行走,严重时可出现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急性期建议采用RICE原则处理,慢性损伤需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
3、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三角韧带损伤后会出现踝关节内侧稳定性降低,表现为行走时踝关节晃动感或反复崴脚。长期未治疗的慢性损伤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出现关节僵硬和持续性疼痛。通过前抽屉试验和距骨倾斜试验可评估韧带松弛程度,重度损伤可能需要踝关节支具固定或韧带重建手术。康复期建议进行腓骨肌群力量训练增强动态稳定性。
三角韧带损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急性期48小时内可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和平衡训练,使用护踝器具提供外部支持。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韧带修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变形,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