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破伤风针可能因感染破伤风梭菌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引起,其致死率较高,但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破伤风梭菌常存在于土壤、生锈金属或动物粪便中,通过皮肤伤口侵入人体。未接种疫苗者感染后,毒素会攻击神经系统,引发肌肉强直性痉挛,初期表现为咀嚼肌紧张、牙关紧闭,逐渐发展为角弓反张、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能因喉痉挛或呼吸肌麻痹导致窒息,也可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发心律失常。病程进展快,从症状出现到危重状态可能仅需48小时。
存在三类高危情况必须打破伤风针:一是被生锈金属刺伤且伤口较深,形成厌氧环境;二是被土壤污染的伤口未彻底清创;三是未完成基础免疫接种的人群受伤。对于小而清洁的浅表伤口,若患者已完成全程免疫且最后一针在10年内,可暂不加强接种。但若伤口被有机物污染,即使免疫史完整也需注射加强针。
破伤风的预防核心在于免疫接种。我国常规免疫程序为婴儿期接种3剂百白破疫苗,儿童期和青春期各加强1剂。成人每10年需接种1剂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受伤后处理需遵循"清洗-消毒-免疫"原则:先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根据免疫史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包扎过紧造成缺氧环境。出现肌肉僵硬、吞咽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