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属于需要及时干预的儿童骨科疾病,其严重程度与发现早晚直接相关,早期表现为髋关节活动受限、下肢不等长、臀纹不对称三个典型症状。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跛行、关节炎等远期并发症。
1、髋关节活动受限
患儿患侧髋关节外展幅度明显减小,被动活动时可能伴随弹响感。这与髋臼发育不良导致股骨头脱位有关,需通过超声或X线确诊。临床常用铝制支具固定治疗,如Pavlik吊带,必要时需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延误治疗可能引发髋关节僵硬。
2、下肢不等长
单侧脱位时患肢较健侧短缩1-3厘米,站立期可见骨盆倾斜。该症状由股骨头向上移位引起,可通过Allis征检查确认。早期干预多采用牵引复位配合外展支架,晚期病例可能需行Salter骨盆截骨术。长期未纠正将导致脊柱代偿性侧弯。
3、臀纹不对称
患儿俯卧位时双侧臀部皮肤皱褶数量、深度不一致,多伴随腹股沟纹路加深。此现象提示股骨头后脱位可能,需结合Ortolani试验判断。新生儿期可通过动态超声监测,6个月后需X线评估。治疗延误可能造成髋臼软骨永久性损伤。
建议家长发现上述任一症状时及时至儿童骨科就诊,3月龄内治疗效果最佳。日常护理需避免捆绑婴儿下肢,选择宽松尿布。治疗期间定期复查髋关节发育情况,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已出现跛行的学步期患儿需定制矫形鞋垫平衡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