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摔头后夜里发烧可能与头皮血肿吸收热、轻微脑震荡、颅内感染、颅骨骨折或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建议家长立即观察孩子意识状态、呕吐频率及肢体活动情况,若出现持续嗜睡、频繁呕吐或肢体抽搐需紧急就医。
头皮血肿吸收热是摔伤后常见现象,因局部组织损伤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通常表现为低热且48小时内逐渐消退。轻微脑震荡可能伴随短暂意识丧失或头晕,发热多为应激性反应,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可通过静卧休息缓解。颅内感染多由细菌或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可能出现颈项强直、畏光等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并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颅骨骨折若伴有硬膜外血肿可导致中枢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可能引发39摄氏度以上高热,需通过颅脑CT明确损伤程度。创伤后应激反应可能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表现为一过性发热,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家长需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可遵医嘱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受伤后24小时内应避免熟睡,每3小时唤醒一次观察反应能力。恢复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限制跑跳等剧烈活动1-2周。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39摄氏度,需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