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但并非所有心肌缺血都会进展为心梗。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若持续加重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存在病理连续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时,心肌细胞因持续缺氧坏死即发生心梗。典型表现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超过30分钟、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及病理性Q波。此时需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如静脉溶栓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部分心肌缺血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避免心梗发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遵医嘱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心肌供血,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能有效控制病情。日常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等措施,可延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但若出现静息心绞痛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延长,提示可能进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建议心肌缺血患者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A或运动负荷试验,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开通闭塞血管。日常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和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