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支原体感染是指由支原体引起的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常见类型包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能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表现为分泌物异常、尿频尿痛、下腹坠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病原体检测和针对性治疗。
1、传播途径
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共用浴具、毛巾等间接接触感染。性活跃期女性感染概率较高,多个性伴侣或未使用避孕措施会增加风险。感染后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或脓性,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确诊需通过分泌物PCR检测或培养,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2、常见症状
早期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稀薄或泡沫状,伴有异味。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尿刺痛、性交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腰骶部酸胀。约三成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症状持续不缓解可能发展为输卵管炎导致不孕。
3、诊断方法
临床常用宫颈分泌物支原体DNA检测,敏感度超过90%。同时需进行衣原体联合检测及药敏试验,鉴别诊断需排除淋球菌、滴虫等感染。采集标本前48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和使用药物,月经期间不宜检查。反复感染者建议配偶同步检测,必要时进行盆腔超声评估并发症。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疗程通常7-14天。顽固性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交沙霉素胶囊或克拉霉素缓释片。合并盆腔炎需静脉给药配合妇科理疗,治疗期间禁用阴道栓剂冲洗。用药后4周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
5、预防措施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液过度清洗。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贴身衣物需高温消毒。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建议补充维生素C和乳酸菌。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
日常应注意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和紧身裤压迫。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治疗期间禁止游泳、盆浴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活动。配偶或性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反复感染,完成疗程后3个月建议复查支原体。长期未愈可能需调整抗生素方案或排查免疫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