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脐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局部卫生不良、外伤刺激、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脐部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成人脐炎可能由脐部皮肤破损、汗液积聚、异物残留、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手术清创等方式治疗。
1、脐部皮肤破损
脐部皮肤因搔抓、衣物摩擦或不当清洁导致微小破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易通过破损处侵入引发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脐周皮肤发红、触痛及黄色分泌物。治疗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渗液较多时可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家长需避免患者自行抠抓脐部,选择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
2、汗液积聚
肥胖或高温环境下脐窝易积聚汗液,潮湿环境促进表皮葡萄球菌等细菌繁殖。特征为脐部持续潮湿伴异味,严重时出现糜烂。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保持干燥,可使用含氯化铝的止汗产品。合并感染时需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监测血糖。
3、异物残留
脐环等装饰品残留的金属碎屑或清洁不彻底的皮脂栓可能成为感染灶,引发持续化脓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脐窝内硬结伴脓性分泌物。处理需由医生用镊子取出异物,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凝胶,深部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愈后3个月内避免再次佩戴脐饰。
4、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过高会损害白细胞功能,增加脐部感染概率。这类患者易发展为深部蜂窝织炎,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除规范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需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局部联合银离子敷料。家长需每日检查患者脐部并记录血糖变化。
5、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或自身免疫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受抑制,可能发生罕见的真菌性脐炎如念珠菌感染。表现为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和周围卫星灶皮疹。治疗需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酮康唑洗剂清洗,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护理时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是预防成人脐炎的关键,建议每日沐浴后用棉签蘸清水轻柔清洁脐窝皱褶,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选择透气衣物减少汗液滞留,健身或游泳后及时更换衣物。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脐部,发现红肿渗液立即就医。已发生感染者禁止自行挑破脓包,应按医嘱规范用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期间避免泡澡或剧烈运动导致伤口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