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氧疗、止咳化痰、补液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细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肺炎确诊后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青霉素类适用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大环内酯类对支原体肺炎有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酒精同服。
2、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调整氧流量避免氧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采用控制性氧疗。
3、止咳化痰
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使用右美沙芬片镇咳,痰液黏稠者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羧甲司坦口服溶液可调节支气管分泌。祛痰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4、补液支持
发热患者需补充足够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食困难者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监测尿量和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5、手术治疗
出现肺脓肿、脓胸等并发症时需外科干预。脓胸可行胸腔闭式引流,肺脓肿直径超过6厘米需经皮穿刺引流。耐药菌感染或坏死性肺炎可能需肺叶切除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和营养支持。
细菌性肺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吸烟者必须戒烟。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疾病复发和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