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半卧位,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镇静、调整体位、吸氧、限制液体摄入、使用急救药物。
1、保持镇静
患者及周围人员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加重心脏负担。可尝试深呼吸帮助放松,但须避免过度用力呼吸。家属应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因恐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2、调整体位
立即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自然下垂,这种体位能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避免平卧位,防止腹腔脏器压迫加重呼吸困难。可使用靠垫支撑背部,保持体位舒适稳定。
3、吸氧治疗
有条件时应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考虑面罩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氧浓度。
4、限制液体
发作期间严格限制饮水量,24小时内液体摄入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摄入高盐食物,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下。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变化,出现少尿或无尿需及时告知医生。
5、急救用药
既往确诊患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缓解症状,但收缩压低于90mmHg时禁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可帮助快速减轻液体负荷,布美他尼片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急性心力衰竭发作后需严格卧床休息1-3天,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出院后应定期监测体重,控制每日波动不超过1公斤。遵医嘱规范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注意观察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复发征兆,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