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痔通常由内痔脱出后无法回纳、肛门括约肌痉挛两大病因引起。嵌顿痔可能与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久坐久站、辛辣饮食、肛门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剧烈疼痛、痔核水肿淤血、排便困难等症状。
1、内痔脱出后无法回纳
内痔发展到晚期时,痔核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若脱出后未及时用手法复位,或痔核体积过大,可能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卡在肛门口无法回纳。此时痔核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淤血肿胀,形成嵌顿。患者常伴有肛门坠胀感和持续性疼痛,严重时痔核表面可能发生糜烂或坏死。治疗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硝酸甘油软膏缓解痉挛,必要时行痔切除术。
2、肛门括约肌痉挛
肛门括约肌因炎症刺激或排便创伤出现持续性痉挛时,会使脱出的痔核被机械性卡压。这种情况常见于精神紧张、肛裂继发感染或不当肛门指检后。痉挛导致痔核血液供应障碍,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血栓性痔或坏死。临床表现为突发肛门剧痛,痔核呈暗紫色。治疗需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配合温水坐浴缓解肌肉痉挛,若48小时内无改善需手术解除嵌顿。
预防嵌顿痔需保持规律排便,每日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连续久坐超过2小时,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痔脱出时需立即平卧用手轻柔推回。若出现肛门肿物脱出伴疼痛,禁止自行用力回纳,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妊娠期女性可通过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