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伴有呕吐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中耳炎、脑膜炎等因素有关。感冒时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鼻腔咽喉部位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咽反射敏感,引发呕吐。常见鼻塞流涕症状可能促使宝宝吞咽分泌物,刺激胃部。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若伴随发热超过38.5℃,需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2.胃肠型感冒
肠道病毒感染除呼吸道症状外,直接侵袭胃肠黏膜导致呕吐腹泻。典型表现为呕吐先于咳嗽,大便呈稀水样。需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母乳喂养应继续,奶粉可暂时稀释喂养。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胃肠道的独立疾病,呕吐剧烈且频繁,可能伴随高烧。需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及尿量,发现脱水征兆如囟门凹陷应立即就医。
4.中耳炎
感冒后继发中耳感染时,耳部疼痛刺激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呕吐。特征表现为夜间哭闹、抓耳,可能伴随耳道渗液。需耳镜检查确诊,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
5.脑膜炎
罕见但危重,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喷射状呕吐,伴随精神萎靡、前囟膨隆。需腰椎穿刺确诊,住院接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此情况家长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护理期间家长应保持宝宝半卧位防止误吸,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少量多次喂温水。记录呕吐物性状与频次,观察是否含有血丝或胆汁。维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3次。若12小时内呕吐超过5次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须急诊处理。恢复期饮食从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