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做根管治疗时填充物通常较难取出,但具体难度取决于填充材料类型、根管形态及治疗技术等因素。根管治疗失败后需重新处理时,原有牙胶尖、糊剂等填充物可能因硬化或与根管壁粘连增加操作难度。
临床常用镍钛器械配合超声设备逐步清除原填充物,牙胶尖可通过热软化技术分段取出,糊剂残留则需化学溶剂辅助清理。根管弯曲度大、钙化严重或存在台阶样结构时,器械易发生偏移或断裂,需借助显微镜精准操作。部分病例因根尖孔封闭不全导致超填材料与周围组织粘连,需谨慎避免穿孔或推出根尖孔。
少数情况下如树脂类新型生物陶瓷填充材料因高粘接性更难清除,或既往治疗存在器械分离时,可能需要结合CBCT评估后采用特殊取物套件。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与首次治疗间隔时间呈负相关,超过5年的病例填充物取出耗时可能延长。
建议选择具备显微根管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术前需拍摄X线片评估根管系统状况。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胀痛,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二次感染风险。若发生器械分离等并发症,需根据残留物位置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