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衰竭初期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尿量减少、水肿、乏力、面色苍白等。肾衰竭可能是由先天性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进展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食欲减退
小儿肾衰竭初期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对食物产生厌恶感,甚至拒绝进食。这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堆积有关,可能伴随恶心或轻微呕吐。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进食情况,避免强迫喂食,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若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
2、尿量减少
患儿可能出现排尿次数和尿量明显减少,尿液颜色加深或呈现泡沫尿。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所致。家长需记录孩子每日尿量,观察是否有排尿困难或尿痛。同时要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但不应完全禁水。
3、水肿
常见于眼睑、面部和下肢,按压后出现凹陷。水肿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有关。家长应注意限制食盐摄入,抬高患儿下肢促进回流。若水肿进展迅速或波及全身,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
4、乏力
孩子表现为活动减少、易疲劳、嗜睡或精神萎靡,与贫血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家长需保证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监测有无肌肉无力或抽搐等电解质失衡表现,这些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信号。
5、面色苍白
由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贫血,患儿可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口唇色淡。家长应注意补充含铁丰富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但要控制蛋白质总量。严重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小儿肾衰竭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建议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水分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和尿量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及时接种疫苗。若出现呕吐腹泻等可能导致脱水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