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后脱肛可通过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解决。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等因素引起。
1、手法复位
轻度脱肛可尝试手法复位。患者取侧卧位或膝胸位,用润滑剂涂抹手指后轻柔将脱出直肠推回肛门内。复位后需卧床休息1-2小时避免立即活动。该方法适用于早期、可复性脱肛,但反复发作需就医。长期便秘患者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保持排便通畅。
2、手术治疗
重度或反复脱肛需手术干预。常用术式包括直肠悬吊术和经会阴直肠切除术。直肠悬吊术通过固定松弛直肠来恢复解剖位置;经会阴直肠切除术适用于严重黏膜脱垂。术后需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2-3个月,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手术前需完善肠镜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预防脱肛复发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定时如厕不超过5分钟。饮食中增加火龙果、奇亚籽等高纤维食物,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出现肛门坠胀、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禁止自行使用收敛性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