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痒通常不是乳腺癌的前兆,多数与皮肤过敏、湿疹或激素变化有关。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主要有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若出现持续瘙痒伴随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1、无痛性肿块
乳腺癌早期常表现为乳房单侧无痛性硬块,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肿块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有关,触诊时可发现质地坚硬如石头。确诊需结合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来曲唑片等。
2、乳头溢液
非哺乳期出现血性或浆液性乳头溢液需警惕,尤其单侧单孔溢液更具提示性。溢液可能因肿瘤侵犯乳腺导管导致,常伴有导管内乳头状瘤或浸润性导管癌。诊断需通过乳管镜检查,治疗药物包含甲磺酸溴隐亭片、己烯雌酚片、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等。
3、皮肤橘皮样变
肿瘤阻塞淋巴管会导致皮肤水肿,形成类似橘皮的凹陷状改变。这种症状多出现在乳腺癌中晚期,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时可能提示炎性乳腺癌。需采用紫杉醇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药物联合放疗,严重者需行全乳切除术。
4、乳头凹陷
肿瘤牵拉Cooper韧带可引起乳头回缩或偏斜,常见于乳头后方生长的恶性肿瘤。这种改变多为渐进性发展,可能伴有乳头皲裂或糜烂。需与先天性乳头内陷鉴别,治疗药物包括氟维司群注射液、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
5、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细胞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可触及质硬、固定的肿大淋巴结。这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需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常用治疗方案含多西他赛注射液、拉帕替尼片等靶向药物,配合淋巴结清扫手术。
日常应注意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摩擦刺激,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乳腺超声联合钼靶筛查,高风险人群可提前至35岁。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减少乳腺疾病发生概率。烹饪时优先采用蒸煮方式,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量,适量增加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