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患者出现吃喝不进的情况,通常由肿瘤压迫消化道、恶病质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口腔黏膜损伤、中枢神经功能抑制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营养支持治疗、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症状缓解护理、多学科团队协作等方式改善。
1、肿瘤压迫消化道
进展期肿瘤可能直接阻塞食管或胃肠腔道,常见于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患者可能出现吞咽梗阻感、进食后呕吐等症状。需通过胃镜或影像学评估梗阻部位,采用支架置入缓解压迫,或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缓解呕吐,或采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2、恶病质代谢紊乱
癌细胞异常消耗导致机体分解代谢亢进,引发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常见食欲减退、味觉改变、早饱等症状。需监测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采用高能量密度肠内营养制剂,必要时配合脂肪乳注射液进行肠外营养。可尝试少量多餐,选择患者偏好的食物温度与质地。
3、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可能损伤胃肠黏膜,靶向药物如阿帕替尼片可能引起味觉障碍。需评估用药史与症状的时序关系,调整给药方案或使用昂丹司琼片控制恶心。口腔护理可采用康复新液含漱,预防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含漱液。
4、口腔黏膜损伤
放化疗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口干症等并发症。表现为进食灼痛、吞咽困难等。需每日检查口腔,使用生理盐水与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疼痛明显时可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创面。
5、中枢神经功能抑制
脑转移瘤或肝性脑病可能影响吞咽中枢功能。伴随意识状态改变、呛咳反射减弱等表现。需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床头抬高30度进食,必要时采用鼻饲管喂养。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减轻脑水肿,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进食障碍,家属应记录每日摄入量与体重变化,准备质地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进食环境安静舒适。医疗团队需定期评估营养状况,结合镇痛治疗改善患者舒适度,必要时开展舒缓疗护咨询。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发热等吸入性肺炎征兆,及时处理口腔感染等可逆因素。维持水分摄入可选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但需根据心肾功能调整补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