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生活调理改善,常见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治法、饮食调节、推拿疗法及穴位贴敷。慢性扁桃体炎多因肺脾两虚、湿热蕴结或阴虚火旺所致,表现为咽痛反复发作、扁桃体肿大、低热等症状。
1、中药内服
根据证型选用方剂,肺脾气虚者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含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含知母、黄柏等成分;湿热型常用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需由中医师辨证后调整剂量,避免自行用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观察有无腹泻等不良反应。
2、外治法
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或含漱,如金银花、连翘煎液漱口可减轻咽部充血;冰硼散局部喷涂缓解肿痛。扁桃体表面脓点者可配合锡类散吹敷。操作需轻柔,避免刺激引发呕吐,婴幼儿慎用含漱法。
3、饮食调节
宜食百合粥、雪梨炖冰糖等润肺生津之品,避免油炸及过甜食物。急性发作期用绿豆甘草汤清热解毒,缓解期以山药茯苓粥健脾。每日少量多次饮水,保持咽喉湿润,减少零食摄入以防积热。
4、推拿疗法
清肺经、揉板门等手法可宣肺利咽,配合捏脊提升免疫力。每日操作1次,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持续2-4周。发热时加推天河水,痰多者运内八卦。家长需学习规范手法,避免过度按压颈部。
5、穴位贴敷
选用吴茱萸、白芥子等研末贴敷天突、大椎等穴,每次2-4小时,皮肤敏感者缩短时间。夏季三伏贴可预防冬季发作。贴后出现皮肤瘙痒需立即停用,过敏体质儿童禁用。
家长应保持居室通风湿润,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规律作息并加强户外活动,如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锻炼。观察记录发作诱因,如感冒后症状加重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每月复查扁桃体状态,若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或影响生长发育,需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