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朋友预防艾滋病时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7/03 19:58

男性预防艾滋病需重点关注性行为防护、血液接触阻断、日常行为管理、暴露后预防及定期检测。主要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共用注射器、及时药物阻断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性行为防护

坚持正确使用合格安全套是阻断性传播的核心措施。避免无保护肛交或阴道性交,减少多性伴侣及临时性行为。若性伴侣感染状态不明,需全程使用安全套并定期进行HIV检测。性行为后出现尿道分泌物、生殖器溃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

2、血液接触阻断

严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等穿刺工具,文身、穿耳等操作需选择正规机构。接触他人血液时需佩戴手套,意外暴露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并挤压伤口。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针刺伤防护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2小时内启动阻断用药。

3、日常行为管理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避免在非正规场所进行拔牙、针灸等有创操作。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及时洗手,皮肤黏膜暴露于可疑体液时用碘伏消毒。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

4、暴露后预防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服用阻断药物,常用方案为替诺福韦酯片+恩曲他滨片+多替拉韦钠片联合用药,需连续服用28天并随访检测。暴露后2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超过72小时则预防效果显著下降。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等不良反应。

5、定期检测筛查

高危人群每3-6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窗口期后采用第四代检测试剂可提高准确性。疑似感染时需进行病毒载量或核酸检测。确诊阳性后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使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水平,基本消除传播风险。

除上述措施外,应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适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避免过度疲劳与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可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等不会传播病毒,需正确认识传播途径避免歧视。若存在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可疑症状,须及时到感染科或疾控中心进行专项检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