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引起的甲沟炎可通过外用抗真菌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局部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甲板增厚、变色、甲周红肿疼痛等症状。
1、外用抗真菌治疗
局部涂抹抗真菌药膏可抑制甲床真菌繁殖。常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搽剂、阿莫罗芬搽剂等,需持续使用数月直至新甲完全生长。用药前应修剪病甲并用温水软化,以增强药物渗透。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2、口服抗真菌药物
对于顽固性或广泛性感染,需口服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甲床,疗程通常需要3-6个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某些降压药或抗凝药同服。严重免疫缺陷患者需调整剂量。
3、局部护理
每日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浸泡患指15-20分钟,可减轻炎症并清除分泌物。保持甲周干燥,避免撕扯倒刺或过度修剪甲缘。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趾甲机械性刺激。接触水后及时擦干,必要时使用防真菌喷剂预防交叉感染。
4、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光热效应破坏真菌结构,适用于药物不耐受者。每周治疗1次,连续4-6次可见效。冷冻疗法能抑制真菌活性,但可能引起暂时性甲床疼痛。光动力疗法联合光敏剂使用,对顽固性病灶有辅助作用。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化脓或甲板严重畸形的患者,可考虑拔甲术联合病灶清除。术后需定期换药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部分拔甲后配合抗真菌药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甲床成形术适用于甲沟结构异常导致的慢性炎症,需由专科医生评估指征。
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拖鞋等物品,定期消毒生活用品。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甲板修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支持。若出现甲周脓肿扩散或发热,须立即就医处理。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至疗程结束,防止真菌潜伏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