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被油性耳屎堵住可通过日常清洁、滴耳液软化、专业冲洗、器械取出、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油性耳屎堵塞通常与耳道皮脂分泌旺盛、清洁不当、外耳道狭窄、耵聍腺分泌异常、慢性外耳道炎等因素有关。
1、日常清洁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耳廓周围,有助于软化耳屎。避免用棉签或尖锐物品掏耳,防止将耳屎推入更深或损伤耳道。家长需帮助儿童保持耳廓清洁,可用湿润纱布擦拭外耳道口。
2、滴耳液软化
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甘油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软化耳屎。滴药后保持侧卧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连续3天。若出现耳道瘙痒或疼痛需立即停用。
3、专业冲洗
由医护人员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器清除耳屎。冲洗前需确认无鼓膜穿孔史,水温需接近体温。冲洗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
4、器械取出
耳鼻喉科医生可用耵聍钩、吸引器或耳内镜辅助取出顽固性耳屎。操作需在照明良好条件下进行,幼儿需家长固定头部防止误伤。
5、药物治疗
合并外耳道炎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真菌感染需配合克霉唑乳膏,湿疹患者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油性耳屎人群可每3-6个月到耳鼻喉科检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廓。若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器械取耳屎。儿童耳道狭窄更易发生堵塞,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抓耳或反应迟钝时应及时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