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超过24小时接种狂犬疫苗仍然有用,但需尽快补种。狂犬病潜伏期通常较长,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病毒复制。
狂犬疫苗的接种原则是暴露后越早接种效果越好,但即使超过24小时仍建议尽快补种。狂犬病毒通过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的速度较慢,从伤口到脑部的传播时间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疫苗在病毒抵达中枢神经前产生足够中和抗体即可发挥作用。临床数据显示,对于头面部以外的暴露伤口,在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前完成全程免疫(5针法或4针法)均有预防效果。接种程序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调整:二级暴露需清洗消毒伤口并接种疫苗,三级暴露还需加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特殊情况下延迟接种仍具意义。若肇事猫10日后仍存活,可考虑终止后续接种;若无法观察动物状况,则需完成全程免疫。免疫功能低下者、头颈部受伤者或伤口未规范处理者,即使延迟接种也强于放弃接种。但延迟时间越长,免疫效果可能相应降低,尤其是超过7天未接种首针者需评估暴露风险。
被猫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无论是否超过24小时,均建议至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规范处理。完成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观察注射部位反应。若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及时就医,切勿因时间延误而放弃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