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呕吐,多见于儿童或胃肠型流感患者。流感病毒主要攻击呼吸系统,但部分毒株可能累及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常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当病毒影响胃肠黏膜或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时,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呕吐等胃肠反应。胃肠型流感由特定病毒亚型引起,呕吐可能伴随水样腹泻、腹痛等症状,需警惕脱水风险。
少数情况下,呕吐可能由并发症引起。流感继发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时,高热或毒素刺激可能诱发呕吐。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若出现频繁呕吐伴精神萎靡,需排除脑炎、瑞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呕吐物带血或呈喷射状时,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压增高。
流感期间出现呕吐应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儿童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Ⅲ,成人可用藿香正气胶囊缓解症状。若呕吐超过24小时无法进食,或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预防流感呕吐需及时接种疫苗,接触患者后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颗粒进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