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力衰竭需注意控制钠盐摄入、规律监测体重、适度运动、规范用药和定期随访。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需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钠盐
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过量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荷。建议选择新鲜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富含钾镁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烹饪时可用香草、柠檬汁等替代盐调味。
2、监测体重
每日晨起空腹称重并记录,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体重骤增可能提示体液潴留,需及时调整利尿剂用量。监测时应使用同一体重秤,穿着相似衣物,排除排便排尿干扰。建议家属协助记录数据并观察下肢水肿情况。
3、适度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周150分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憋气动作和剧烈活动。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前后监测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分范围内。卧床患者可做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4、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RAAS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等药物。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漏服药物不可加倍补服。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及是否出现低钾症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药物需分装于标有时间的药盒,家属协助核对。
5、定期随访
每1-3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NT-proBNP指标,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随访时携带用药记录和症状日记,向医生反馈运动耐量、夜间平卧呼吸等情况。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需同步监测血糖血压。冬季注意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2升。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和氧疗设备。出现持续胸闷、端坐呼吸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