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出血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耳聋,但可能因操作不当引发外耳道损伤或感染。外耳道皮肤薄且神经丰富,盲目掏耳易造成机械性损伤、细菌感染甚至鼓膜穿孔。
外耳道出血多由棉签或挖耳勺刮伤皮肤引起,轻微出血通常可自愈,不会影响听力。但若损伤鼓膜可能出现短暂耳鸣、耳闷,此时需避免进水以防感染。反复掏耳可能破坏外耳道自洁功能,导致耵聍堆积或外耳道炎,出现耳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当出血伴随持续听力下降、眩晕或流脓时,可能已引发中耳炎或鼓膜穿孔。这类情况可能因感染扩散至中耳腔,导致传导性耳聋。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继发恶性外耳道炎,严重时可损伤颅神经。
日常应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耳道,洗澡后可用毛巾擦拭耳廓周围。若出现耳道出血伴听力异常,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和纯音测听评估损伤程度。对于已形成的耵聍栓塞,建议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