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现霉菌感染通常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霉菌感染主要由真菌侵入外耳道或中耳引起,常表现为耳痒、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
霉菌感染属于慢性炎症,真菌在潮湿温暖环境中繁殖迅速,单纯依靠人体免疫力难以清除。若不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中耳甚至内耳,引发耳鸣、眩晕等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念珠菌等,这些真菌可形成生物膜,对抗免疫系统攻击。患者自行掏耳或用水冲洗可能加重损伤,导致真菌向深部组织蔓延。
极少数免疫功能健全者可能因环境改善出现暂时性症状缓解,但真菌孢子仍潜伏在耳道皮肤褶皱中,当湿度升高或免疫力下降时会复发。儿童、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易出现感染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导致鼓膜穿孔。长期未治疗的耳部霉菌感染还可能诱发细菌混合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建议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使用棉签掏耳。游泳或洗头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沐浴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周。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医生会根据感染程度开具抗真菌滴耳液或口服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直至真菌学检查转阴,切勿自行停药。